金融危机下的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

2008-06-24

  深圳房价继续下跌,上海豪宅房价3年来首次下跌,国房景气指数连续6个月下跌,各地楼市成交持续低迷,房地产销售面积不断下滑——下半年内地楼市已出现“地震”前的种种征兆,随着中小开发商3季度资金链空前告急,房地产金融危机已初露端倪。  
  内地楼市宏观调控实施3年后,其累积效应在今年开始集中显现。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日前发布报告称,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缺口达7100亿元,相当于行业最高峰的2007年新增房地产中长期贷款的两倍。平均下来,每家内资开发商资金缺口达1201万元,相当于去年年销售收入的24%。  
  房价或整体下滑  
  日前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房景气指数显示,2008年5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3.34,较4月下跌0.73,是连续6个月下跌。这项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指标,向来被中央决策层看做是房地产行业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  
  与此同时,房地产开发商的信心指数正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点,内地楼市正在进入一个下降通道已经成为市场共识。  
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最新一期研究报告指出,今年前4个月,全国商品住房竣工面积8448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20.2%,增幅同比提高10.3%;销售面积13664万平方米,同比却下降了4%,增幅同比下降20.6%。报告认为,房地产在需求下滑情况下供给大幅度增长,预示房地产价格将面临整体下滑的可能,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收益将进一步下滑,资金链将进一步收紧。今年下半年和明年,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深度反向调整。  
  开发商大限即将到来?  
  除了楼市成交量的下降,房地产公司的资金链也被全面收紧,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,国内中小银行几乎面临无钱可贷的局面。  
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武祥表示,和以前国有企业困境、银行困境、证券公司困境一样,房地产企业正在遭遇空前的“地震”并即将陷入普遍困境。这种情形类似于此前的中国彩电行业。朱武祥指出,以目前的资金链状况,多达30%的上市公司,其土地存量大幅下降40%,才有可能实现财务平衡。
 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孙建平认为,因为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届时面临付清土地出让金的压力,所以今年7月至9月将成为众多中小开发商的一个坎。按最新调控政策要求,只有全部付清地价才能拿到土地证等文件,才能开工建设,才可以申请银行贷款。如果行业成交量不能保持,楼市不能回暖,7月-9月将会是开发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,一些中小开发商,尤其是去年三季度冒进拿地、现有销售项目又少的公司,将面临生死大限。 
  楼市调控发生微妙变化  
  “楼市来一场地震,首先完蛋的是银行。”这是业内流行的说法。  
  面对这样的局面,2005年形成的调控观点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。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部,已经有不少领导认为,目前所处的宏观环境、中观环境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现状,已经与2005年时有很大的不同,其中向下产生波动已经成为了“现实的可能”,因此,应该做好防止房价过快下跌的准备。  
  据报道,“6月15日,国务院召开工作会议,在会议上,国务院分管领导提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、稳定房地产价格的要求。”消息人士透露。由于国务院分管领导提出的稳定楼市、稳定房价的要求,是在布置金融安全工作的部分中提出的,因此稳定房价被认为具有保障金融安全的意义。